媒体报道
技能升级助力就业 劳务品牌带动近6000万人就业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一头连着万家灯火,一头连着经济脉搏。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城市调查失业率5.5%左右,要更大力度稳定和扩大就业。那么目前就业市场有哪些新变化,今年的招工求职有哪些新趋势?
傍晚6点,随着一道700吨重的防辐射铅门缓缓关闭,刘正非和吴启亮操控X光机,开始对一批锅炉筒体进行焊接缝无损检测。贴片、调参数、曝光、洗片、显影,就像放射科医生做检查,无损检测就是利用专业仪器探测焊缝是否存在裂缝、气泡等肉眼看不见的内伤,因此他们也被叫探伤工。拍好一张X光底片就相当于给这些庞然大物上一道隐形的安全保险。
对明暗切换的快速适应,只是一项基本能力。要成为“读片专家”,还需要掌握多种无损检测技术、取得特种设备作业证,并熟记上百种焊缝缺陷图谱。
考证,对于五年前还在工地上打零工的两人并不轻松。随着产业升级的需要,越来越多的企业提高了对劳动者的技能要求。
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在德阳,当地依托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培育劳务品牌——“德智装备工匠”,对务工人员进行技能培训。经过系统专业学习,如今,凭借5种专业技能证书,刘正非、吴启亮也从原来的四处打零工、赚日薪,变成了每月七千多元的稳定收入。
和刘正非和吴启亮一样,当地有很多农民工通过劳务品牌转型为现代产业工人。就在离这里不到2公里的“德智装备工匠”培训基地,焊接新技术、电气自动化、数控机床加工、无人机操控等不同课程培训正在进行,其中很多都是专门为企业定制培养紧缺的专业技能工种。
对于学员来说,劳务品牌带来了更稳定的就业、更高的收入、更清晰的职业规划。而对于企业来说,具有鲜明地域标记、过硬技能特征和良好用户口碑的劳务品牌,不是简单的贴标签,而是打通“技能培训-质量认证-市场对接”的全链条。
截至目前,“德智装备工匠”先后为140多家企业定向输送装备制造技能人才16万余人,实现年均劳务增收3.2亿余元。
四川德阳安装技师学院院长 陈俊:政府搭平台、企业高度参与,和我们学校的培训能力紧密衔接,全日制一年有上千名学生输出。作为短期培训,一年培训1.2万人次以上,智能制造的转型发展需求很大。
技能含量不断提升的劳务品牌,正在成为带动重点群体就业增收的“金字招牌”。截至目前,全国已培育劳务品牌2300多个,带动就业近6000万人。劳务品牌的技能含量提升,为实现重点群体就业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