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名:

  • 证书编号:

  • 机构编号:

综合资讯

上海探索“工匠型”医生评聘体系,让人才资源充分涌流

作者:国际职业人才测评中心   时间:2024-02-28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周学津)“工匠型”医生是什么?1月26日,上海市胸科医院“工匠型”医师评聘体系引发关注。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从该院了解到,“工匠型”医师评聘注重发挥临床技能示范的导向作用,掌握一技之长、特色专长、高超技能,善于攻坚克难,做出卓越贡献的医生均可参评。

上海市胸科医院胸外科医生吉春宇两次成功获聘“工匠型”医生。上海市胸科医院 图
“工匠型”医师评价体系,由定量考核和专家测评两部分组成。定量考核注重考核医师的专业性、技术性、实践性和创造性,聚焦手术能力、手术质量和临床新技术等三个维度共七项医疗核心指标,不受性别、学历、职级、科研等条件限制;专家测评侧重医师在手术视频演示中亮点、难点等方面的评价。
“类似‘工匠型’医生的评聘或者职称考核,对医生本身是一件好事,这是一种多元化的人才评价体系。”上海市、北京市、山东省等地的多位医生向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表示,“工匠型”医生的评聘拓宽了医生的职业发展通道。
2023年10月19日,据国家卫健委发布会介绍,以北京协和医院为代表的一批国内顶级三甲医院已经开展了医务人员职称评审制度的相关尝试。例如,北京协和医院试点在医师类职称增设医疗型、教学型、医教研复合型岗位,同时开展科研人员自主评审。此外,四川华西医院、中山肿瘤大学防治中心等均有相关探索。
北京某三甲医院副主任医师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在创新人才评聘体系时,除了关注科研,可以结合医院强势学科,制订有医院特色的评聘体系,“激发医务人员的活力,让人才资源的活力充分涌动。”
“医院的业务活动涵盖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等多个领域,对各类医务人员都有需求。他们当中有的是医疗科教复合型人才,有的是聚焦一个领域的专才。”誉方医管创始人秦永方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有的医务人员医疗技术水平高,但科研能力相对较弱,在晋职晋升方面竞争力受到影响,结合医院实际制订各类评聘体系,有助于医院人才的培育和发展。